close

  

-----成都文友楊學用是黃埔軍人後代,最佩服樊建川的政治勇氣

     :「他不問意識形態,只對歷史負責。」……

 

無所不收的建川博物館聚落

 

早聽說四川有個收藏怪咖叫樊建川,從事房地產有成即轉業

博物館,無所不收,從三寸金蓮到蔣介石手跡,都躬親求索

,鍥而不捨,到手為止。汶川地震周年時,我正好在成都,

特地和新加坡文友尤今去參觀。

 

車到大邑縣安仁鎮,就見人潮湧往同一方向,原來是汶川地

震博物館這天開張,免費供人參觀,加上慶賀地震復建的進

度超前,參觀紀念館有溫故知新兼緬懷死難者之意,乃出現

扶老攜幼的熱鬧場面。

 

好不容易車子蝸行到一座牌樓聳立的莊園大門,觸目是塊書

法家啟功題刻「建川博物館聚落」的龐大石碑。何謂「聚落

」?原來五百畝的土地上建立了廿幾座博物館,每座都是國

內外名建築師的設計,爭奇鬥豔,各有千秋;館外則名花異

草,還配置名家雕塑品,琳琅滿目,儼然是座建築和藝術的

大觀園。

 

經過了解,博物館分成三大系列,有民俗文化(如三寸金蓮

、喜文化紀念館)、紅色年代(文革紀念館)、抗日戰爭及

剛開張的地震館。這麼多博物館,據說走馬看花也得兩三天

,我們時間有限,決定先看地震館。

 

地震館有三十多個展廳,收藏五萬餘件藏品,包括從廢墟中

清理出來的建築構件、家具和電器及地震復原場景。有個展

廳叫「震撼512612日記」,展出震後一個月中的每

日圖片、實物、感人語錄和詩歌作品等。還收藏溫家寶總理

慰問災民時使用的話筒,第一艘打通水上生命通道的衝鋒艇

,空降兵「十五勇士」使用過的降落傘等等。另有軍人和民

眾救援、校園重建等專題展廳,地震美術作品館則收藏有關

的雕塑、油畫、國畫、書法等作品。一趟走下來,宛如重溫

了一年前的震撼和感人事蹟,心情隨之澎湃不已。

 

「國民黨抗日軍隊館」很受大陸同胞歡迎

 

我這個年代的人對抗日戰爭相當熟悉,接著參觀抗戰系列的

三個館。首先是「抗戰文物陳列.正面戰場」館。為什麼用

「正面戰場」四字?這和「紅色年代」代表文革一樣,都是

避開政治意識,迂迴表達的方式。我住中國大陸的那幾年,

中共一貫宣傳「國民黨不抗日,中共才抗日」云云。直到最

近,才見到胡錦濤表示抗日有兩個層面,國軍是正面作戰,

共軍在後方打游擊。其實光從幾百萬死難將士都是國軍這一

點,就知道是誰真正在抗日了。這也是為什麼國民黨前副總

統連戰,四年前,即抗日勝利一甲子,給這個館題了「國民

黨抗日軍隊館」,如今懸掛在正門前。

 

這個館很受大陸同胞歡迎,可以看到毛澤東和蔣介石合影、

蔣介石和宋美齡恩愛遺照固是原因,而還原抗日史實更加珍

貴,國軍幾個著名戰役都有很好的圖片說明。放大的圖片常

以整片牆展現,主角另外加上雕塑,更顯突出,也是博物館

的一絕。

 

還有一個「飛虎奇兵館」,主要收藏美國陳納德將軍領導的

飛虎隊戰績圖片和生活用品。中印公路和滇緬公路被日軍阻

斷時,這批健兒冒險飛越喜馬拉雅冰峰,給重慶的國民政府

輸送補給品,陳舊的相片仍可見英姿颯爽,令人懷念。

 

陳納德遺孀陳香梅為它另題「援華美軍博物館」的名稱,參

觀時還為博物館破解謎團。譬如,博物館收藏的美軍衣物中

,有幾個帶鏡面的脂粉盒──大男人怎麼會有女士化妝用品

呢?

 

「飛虎隊員在昆明和大學女生約會,用來送禮嘛!」

 

櫥窗內陳列了隊員的軍衣,令人驚訝的是,它們和今天世界

流行的風衣,無論顏色和式樣都一模一樣。我想,當年的陳

將軍,僅憑衣著瀟灑,就夠陳香梅另眼相看吧?

 

把打造博物館聚落視為第一生命

 

「抗戰老兵手印」沒有建館,而是在廣場上排列了一行行的

石牆,上面刻上一個個鮮紅手印,構思奇特,十分壯觀。這

些「血手印」是四川省黃埔後代聯誼會的成績,會員在全國

各地串連黃埔老兵,用了幾年時間才收集而成,誠然是抗日

的最佳證明。

 

成都文友楊學用是黃埔軍人後代,最佩服樊建川的政治勇氣

:「他不問意識形態,只對歷史負責。」

 

書法家官大榮表示:「樊建川把打造博物館聚落視為第一生

命,幾次宣示將來要無償捐給國家。我們深受感動,自發自

動地四出蒐集手印和抗戰遺物,人扛車運地送到他面前,分

文不取。」

 

樊建川的獨生女赴美留學時,老爸也明示家產不留後代的意

願。

 

「你到了美國,一定要找工作。」他用個變通的方法:「你

賺一塊錢,老爸貼你一塊錢;一萬塊就貼一萬塊,照此類推

。你沒賺一毛錢,我也一毛錢不給。」

 

「一胎化」造成中國大批的「啃老族」,樊建川的家教令人

佩服。

 

晚上看電視新聞,當日僅地震博物館就接待了八萬遊客,相

信可以列入金氏紀錄。

 

讀者若到成都旅遊,千萬撥冗參觀。八百多萬件文物收藏品

外,藝術雕塑,荷塘小橋,花徑柳蔭,酒店、客棧、茶樓和

麻將桌齊全,可說集文化和旅遊休閒之大成。私人企業有此

創意和規模,不但是四川,在中國也堪稱首屈一指。

--文章出處:http://www.udn.com/2009/6/10/NEWS/READING/X5/4953378.shtml

 

建川博物館聚落相關新聞

五億博物館長-樊建川

http://big5.ce.cn/kjwh/scpm/zixun/200901/31/t20090131_18074145.shtml

十八新館

http://gtob.sdnews.com.cn/www.sdnews.com.cn/news/2009/6/14/778539.html

安仁古鎮

http://big5.elong.com/gate/big5/trip.elong.com/home/space.php?uid=35&do=blog&id=330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dhumuseum 的頭像
    ndhumuseum

    NDHU-通識課程:認識博物館

    ndhumuseu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